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热门搜索:巴中血站献血流程血液知识
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安全生产 血液知识 无偿献血 临床输血 法律法规 人力资源 信息公开
组织结构 投诉意见箱 调查评议 质量管理 资料下载 献血地点 党建工作 视频播放 健康生活
栏目导航
血液成分介绍 临床输血资讯 输血医学文献 输血医学规范 案例讨论
推荐新闻
  • ·2月13日-2月18日(正月初
  • ·巴中市中心血站召开2023
  • ·巴中市中心血站召开2023
  • ·向热血英雄致敬——2023
  • ·致全市无偿献血者的新年
  • ·热血赴新年 温暖启
  • ·巴中市召开全市无偿献血
  • ·巴州区妇幼保健院组织无
  • ·巴中市中心血站开展反恐
  • ·献血不良反应是咋回事?
您现在的位置: > 文章中心 > 临床输血 > 临床输血资讯 > 正文
输血感染性风险略述
作者:佚名 点击量: 更新时间:2013/4/10 9:33:49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 以下简称《献血法》 ) 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的血液管理工作跨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从而使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有了更大的保障。尽管如此,输血仍存在着一定风险。

输血面临的感染性风险

一、不断发现的输血传播疾病 输血疗法既挽救了病人生命, 也同时传播了疾病, 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威胁。输血传播疾病主要是指献血者血液中的病原微生物通过输血使受血者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这些病原微生物有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1.艾滋病病毒 输血是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三大途径之一, 美国因输血引起的艾滋病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1.7%, 并随着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携带者的增加而增加。血液中任一成分和全血一样能传播艾滋病病毒, 其危险性与输血量、输血次数呈正相关。国外血友病患者因依赖输注凝血因子VIII维持生命, 其感染率竟高达60%~90%。

    2. 输血后病毒性肝炎 凡由输血引起的肝炎统称输血后肝炎( PTH) , 这是常见的输血传播性疾病, 发生率为2.4% ~27.6%, 常常与输血量、输血次数呈正相关, 常见的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

    3. 嗜人T 细胞白血病病毒 该病毒以美洲的一些区域、日本等地流行较广泛, 可通过输血传播。已有调查显示, 我国的嗜人T 细胞白血病病毒流行率很低, 在我国献血者中的流行情况尚缺少准确的数据。

    4. 输血后巨细胞病毒 巨细胞病毒在人类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0%~ 100 %,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免疫缺陷者、孕妇、体重不足1200g的新生儿和器官移植者有很大威胁, 孕妇因输血而致巨细胞病毒感染最容易使胎儿发生宫内感染, 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大约50%骨髓移植患者可因输血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 死亡率很高, 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故给这些特殊病人输血要筛选巨细胞病毒阴性的血液。

    5. 输血传播的原虫、寄生虫疾病 疟原虫感染可产生无症状疟原虫携带状态, 当输用这些血液时可发生输血后疟疾。很多疟疾流行的地区, 已经把疟疾检测列为常规检测项目。在流行区, 一些寄生虫如弓形体、丝虫病都有经血使受血者发生感染的病例。

    6. 其他新发现的经输血传染疾病 近年来, 又发现了一些新的与输血安全相关的病毒, 如TTV 病毒、SEN- V 病毒、新克- 雅氏病毒、SARS 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等, 因此, 应当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来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二、血液检测项目和技术的局限性 目前, 对血液的检测还存在着一些客观上无法解决的问题, 难免使一些隐性或处于潜伏期的健康带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者漏检。主要原因有: ①“ 窗口期”的影响不能及时检出感染者。② 有些病毒能够逃避免疫系统对它的识别和排异。③ 病毒的潜伏期长, 影响化验结果。④个体差异影响检测结果。⑤ 检测项目的局限性。

 

节选自:武峰.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972

 

  • 上一篇文章: 重视红细胞输注无效,提高临床输血效果
  •   
  • 下一篇文章: Rh血型的发现:慧眼独具的洞见与“无辜”的猴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后台管理

    主办单位:巴中市中心血站 地址: 巴中市巴州区灵官庙街69号

    联系电话:0827-5269735 5253561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传真:0827-5269735 邮编:636000 备案号:蜀ICP备15030913号-1

    网站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