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热门搜索:巴中血站献血流程血液知识
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安全生产 血液知识 无偿献血 临床输血 法律法规 人力资源 信息公开
组织结构 投诉意见箱 调查评议 质量管理 资料下载 献血地点 党建工作 视频播放 健康生活
栏目导航
血液成分介绍 临床输血资讯 输血医学文献 输血医学规范 案例讨论
推荐新闻
  • ·2月13日-2月18日(正月初
  • ·巴中市中心血站召开2023
  • ·巴中市中心血站召开2023
  • ·向热血英雄致敬——2023
  • ·致全市无偿献血者的新年
  • ·热血赴新年 温暖启
  • ·巴中市召开全市无偿献血
  • ·巴州区妇幼保健院组织无
  • ·巴中市中心血站开展反恐
  • ·献血不良反应是咋回事?
您现在的位置: > 文章中心 > 临床输血 > 临床输血资讯 > 正文
大量输血导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作者:佚名 点击量: 更新时间:2016/2/16 10:06:39
 

   大量输血的不良反应

    严重创伤、心血管大手术或脏器移植手术时因大量失血而需要大量输血。所谓大量输血指的是一次输血量大于2500ml,或24小时内的输血量达到或超过5000ml保存在2-6℃含有枸橼酸的血液,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引起血液中钾离子浓度升高、pH下降、红细胞内ATP、2,3-DPG含量降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破坏等变化,因此大量输血除下一节中提到的并发症外,还能引起病人代谢状况的显着改变,甚至导致严重后果。

   (一)低体温

   大量快速输入冷藏血液可引起严重的低体温,对开胸或开腹手术的病人尤其严重。低体温增加了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损害血小板的功能,当深部体温低于34℃时血液失去其凝固性。如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血,当导管尖端接近窦房结时可导致致命的心律紊乱。

   (二)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由于库血中钾离子浓度升高,大量快速输血在理论上可引起高钾血症。但临床上很少真正发生高钾血症,除非输血速度超过l00-150ml/min.通常情况下病人因失血性休克等需快速输血时,体内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等增加,因此,如无肾功能不全,往往导致低钾血症。由于抗凝剂枸橼酸钠转化成碳酸氢钠,大量输血可引起碱中毒。碱中毒时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其对组织摄氧的影响视碱中毒的程度而不同。轻度碱中毒时,由于其同时促进糖酵解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2,3-DPG浓度,抵消了血红蛋白对氧亲和力增加的不良作用。严重碱中毒时则因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显着增加,可导致组织缺氧。当输入大量库血时,因血浆的酸度和钾离子浓度增高,可引起一过性代谢性酸中毒,若机体代偿功能良好,可迅速自行纠正,否则酸中毒可持续发展。大量快速输血时,不同的病情可产生不同的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正确的判断有赖于及时的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检测。

  (三)枸橼酸中毒

   当病人在低体温、肝功能障碍和休克时,机体对枸橼酸的代谢减慢,在输入大量含枸橼酸钠抗凝剂的血液或血浆时可发生枸橼酸中毒,其毒性主要是离子钙被过分结合所致。低钙血症可引起低血压、脉压差缩小,左心室压、终末期舒张压、肺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升高。临床表现为抽搐或惊厥,手术野渗血增多,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心跳骤停。

  (四)2,3-DPG的变化

   储存3周的红细胞内2,3-DPG含量明显降低,当大量输入接近储存末期的这类血液时可导致Hb的氧释放量下降,如果病人在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降低时尚伴心功能不良,2,3-DPG的降低对病人可能有害。

  (五)凝血功能变化

   在2-6℃下保存超过24小时的血液,其血小板活力几乎都已丧失。因此,大量输入库血时可引起稀释性血小板减少症,如同时伴有低温和酸中毒则更加重病人的凝血功能障碍。

   临床遇到需大量输血的病人时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方面使用加压输血器快速输血以保证要求,另一方面输血前应使用血液加温器适当加温(不超过40℃,以免溶血)防止低体温的发生,同时做好病人的保暖工作。在大量输血时应积极监测病人的血气、电解质变化,每输500-1000ml血液宜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20ml以预防枸橼酸中毒。若已出现酸碱、电解质平衡紊乱,应及时纠正。发现凝血功能障碍时应及时补充新鲜全血、新鲜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有条件时可根据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补充相应成分。     

                           文章来源:中国输血协会

  • 上一篇文章: Rh血型的发现:慧眼独具的洞见与“无辜”的猴子
  •   
  • 下一篇文章: 世界上每秒3个人需要输血 无偿献血挽救他人生命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后台管理

    主办单位:巴中市中心血站 地址: 巴中市巴州区灵官庙街69号

    联系电话:0827-5269735 5253561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传真:0827-5269735 邮编:636000 备案号:蜀ICP备15030913号-1

    网站流量统计: